实验室香肠而非屠宰场?
德国有望成为人造肉生产的先驱者
德国通内斯肉联厂(Tönnies)、德国 “西肉”屠宰场(Westfleisch) 等等 —— 不就以前,大型屠宰场的名称仍与美味食品相关联,但如今新冠肺炎却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该行业存在的问题: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,人们对肉的消费需求持续增加。但是,不仅仅是在德国,大量生产肉类带来了重大的道德和安全问题。然而,正如德国奥托贝森商学院(WHU – Otto Beisheim School of Management;简称WHU)一篇学士论文 (该论文在学校的创新创业和技术变革讲席教授的指导下完成)所表明的那样,肉食品行业面临的不仅仅是一次挑战,同样也是一个机遇。 在Dries Faems教授的指导下,该项研究探究了为何德国在未来几年内有潜力领跑世界人造肉行业(人造肉即指由实验室动物细胞培育而成的肉类)。
论文的作者Julia Schimanietz和Gilda Lukac收集了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大量定性和定量数据。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,率先投入人造肉生产对于德国来说是一个好主意。 对此,他们指出了以下几个原因:首先在这一领域,德国已经拥有强大的初创企业的基础(例如,Planetary Foods, Innocent Meat, Alife Foods, Peace of Meat),这些企业都在推进实验室人造肉的发展。 此外,德国拜耳集团(Bayer)和德国默克集团(Merck)都是在生命科学领域活跃的知名企业。 最后,目前受到批评的一些公司(例如文章一开始提到的Tönnies和Westfleisch)都位居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商之列。 通过与投资者和初创企业的合作,他们的市场平台可以被用来更好地销售人造肉产品。 这为德国在该市场中构建生态系统,并与其他新兴的人造肉生态系统(例如在加利福尼亚或以色列)一决高下提供了机会。
作者强调,为了成功地生产人造肉,非政府组织的枢纽作用至关重要。此外,联邦政府必须积极参与制定有关全生产链的法律框架。这不仅可以减少初创企业的不确定性,还能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。如果上述参与者能够更加紧密地合作,那么德国有望在人造肉行业成为世界的的领先国家之一,从而也避免日后再次发生屠宰场丑闻。
作者Julia Schimanietz和Gilda Lukacs的研究结果呈现在他们的学士论文 “关于美国和欧盟人造肉行业初创企业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比较”中。该论文由WHU创新创业和技术变革讲席教授Dries Faems指导完成。